十年前的這個時候,為搶通在汶川地震中嚴重損毀的通信線路、為抗震救災提供通信保障,在王世超董事長的帶領下,公司第一批精兵強將從長春出發,跋涉3000多公里、深入重災區,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時代壯歌。
在十年后的今天,公司的發展歷程正掀起嶄新的歷史篇章,為了紀念參加汶川地震搶險救災十周年,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了多項活動,重溫并弘揚“東北鐵軍”精神、為公司發展提供精神動力……
?
2018年5月14日早晨九點,公司全體員工身著正裝,在辦公樓前整齊列隊。王世超董事長、張顯坤總經理、李春田常務副總經理走向旗臺,伴隨著雄壯的國歌和激昂的公司歌曲,五星紅旗和公司旗幟先后冉冉升起。
升旗儀式結束后,全體人員來到公司五樓第三會議室,觀看了公司抗震救災十周年紀錄片《東北鐵軍》。
在紀錄片放映前,張顯坤總經理深入闡釋了“鐵軍精神”的深刻內涵與重要意義。他表示,中通國脈能夠擁有今天的成績,“鐵軍精神”是絕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。回顧中通國脈七十余年的歷史,這種精神始終為公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。
目前,公司發展面臨著很多機遇,也面臨很多挑戰。接下來,我們要全面落實修改后的內控制度,執行最嚴格的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,嚴抓安全生產管理,守住安全紅線,真正從源頭上堵住管理漏洞。我們還要積極踐行市場開發三原則,主動尋求并購重組,加快業務轉型,早日實現集團化運營。我相信,只要我們弘揚偉大的“東北鐵軍”精神,就一定能攻堅克難,圓滿實現上述戰略目標!
在紀錄片播放完畢后,李春田常務副總經理和馬思龍作為抗震救災參與者代表,講述了自己的北川記憶:
王世超董事長的妻子當時身患癌癥,年邁的父母也需要照顧。但為了災區通信早日恢復、搶通救援生命線,他毅然踏上征程;
為了讓大家能夠吃上熱飯、有更多的力氣干活,郭明冒險鉆進廢墟中搖搖欲墜的二樓,找到一套籠屜,讓搶險隊員吃上了熱騰騰的饅頭;
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娘聽說我們是東北來的抗震救災人員,用干瘦而的雙手,遞給我們四瓶礦泉水,而這四瓶礦泉水是她全部救命之水的六分之一;
成都武警指揮學院的官兵駐地和我們搶險現場相鄰,在搶險隊完成任務準備撤離時,一名上校軍官特地找到了王世超董事長,伸出了大拇指:“你們真是一支敢死隊!”
……
一個個感人的故事,為我們展現了“東北鐵軍”精神最直觀的一面。
在熱烈的掌聲中,王世超董事長發表了總結講話。
王世超董事長表示,抗震救災,塑造了“中通國脈”的品牌,帶動了管理的提升,凝聚了團隊的力量,堅定了我們沖擊資本市場的信念。值得注意的是,東北鐵軍精神不是在抗震搶險中偶然出現的,而是公司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的必然結果。它就是我們公司的根、是我們公司的魂、是我們公司管理水平的體現、是我們公司70年來形成的企業文化、是幾代國脈人偉大的精神傳承。
“從2008年到2018年,十年之間,災區的廢墟上,一座座現代化新城拔地而起;而中通國脈,也由剛剛完成改制的企業成長為一家萬眾矚目的上市公司。十年時間,無論是對于災區的恢復重建還是對企業的發展戰略,都只能算作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。我希望,我們這支東北鐵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攻堅克難、砥礪奮進,順利完成各項戰略部署,開創中通國脈的美好明天!”
隨后,公司高管團隊、抗震救災行動的親歷者、各部門青年員工代表齊聚第一會議室,圍繞著“你理解的‘東北鐵軍’精神是什么”、“對照本職工作,該如何深度傳承、繼續發揚‘東北鐵軍’精神”、“在新的發展機遇面前,如何更好深耕主業、加速轉型”等話題,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。
座談會上,王世超董事長提出了三點期望:? ??
1,70多年歷史形成的企業文化與精神,是企業的寶貴財富。大家身在中通國脈這樣的集體中,應該感到幸運。
2,中國通信企協理事會會長苗建華曾經說過一句話,要“老老實實辦事,實實在在做人。”希望大家能夠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中。??
3,希望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探索、展現自我。立足現狀,著眼未來,公司提出了“十名財務總監”、“四十名一級建造師”的人才培養戰略,希望大家能夠加強學習,不斷提升自我。
最后,王世超董事長用十六個字概括了“鐵軍精神”的內涵:
勇于吃苦,敢打硬仗,埋頭苦干,無私奉獻。
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。
相信只要大家能夠時刻以“東北鐵軍”的寶貴精神作為指引,不畏困難、勇于攻堅,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、完成不了的任務!